汉武帝以来,独尊儒术就是主流。</br>  一直没有被改变过。</br>  敢直接说独尊儒术是弊端的人,以前有没有过,朱元璋并不清楚,在他的认知里面,朱炫还是第一个!</br>  如果这句话传出去,天下读书人,只怕又得沸腾起来。</br>  就算方孝孺,也不会再敬重朱炫,甚至有可能亲自带头来反对朱炫,毕竟这句话,动摇了他们的信仰,摧毁了他们的自信。</br>  天下读书人,都是儒生,他们肯定会激烈反抗。</br>  “乖孙这句话,私下和咱说一说就好了,千万不要和第三个人提起,朱松也不行。”</br>  朱元璋语气郑重地叮嘱道。</br>  不过儒学是治国的主流,主张的忠孝礼仪,仁义礼智信等,都能规范人的行为,对治理天下,有极大的好处。</br>  朱炫这样反对儒学,朱元璋又有些许不愉快,问道:“乖孙为何会说,独尊儒术是弊端?这个你要是解释不清楚,咱就打你的屁股了。”</br>  说着他扬起手,做了一个要打屁股的姿势。</br>  朱炫看到皇爷爷的做法,看似是开玩笑,但也明白,如果真的说不出合理的解释,这顿揍是一定要挨,皇爷爷不会随便开玩笑。</br>  “皇爷爷为何也要独尊儒术?”</br>  朱炫又一次问。</br>  “咱大明,是上国,当以礼治国。”</br>  “儒学温良恭俭让,仁义礼智信,很符合治国的需要,能彰显咱们大明,天朝上国的风范。”</br>  “正是因为有了儒学,海外那些小国,北方其他异族,对咱们大明尊敬崇拜,他们敬重我们的儒学文化底蕴。”</br>  “当初北元,刚立国的时候,就是用儒学。”</br>  “但他们异族蛮人,不会用,导致礼乐崩坏,咱重拾山河,建立大明,应当再以儒治国。”</br>  “大明初立,乱世未平,乱世当用重典,用法治国,咱是杀了很多人,做过很多事情,但现在天下稳定,儒是不可不学,乖孙明白了吧?”</br>  朱元璋回应道。</br>  在他看来,儒学是最重要的,经得起考验,千百年来都是这样,大明也可以这样。</br>  “皇爷爷说的很对!”</br>  朱炫又道:“但是孙儿认为,海外小国,北方异族,对我们大明尊敬崇拜,甚至是敬畏,不一定是儒学的仁义礼智信。”</br>  “哦?”</br>  朱元璋好奇地问:“乖孙认为,是什么原因?”</br>  朱炫骄傲道:“我们大明,兵多将广,拥有百万大军,能驱逐当年打遍天下的元蒙,归根到底,还是大明实力强,拳头硬,以及皇爷爷的厉害。”</br>  “哈哈……”</br>  这句话,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吹捧,但是朱元璋喜欢听。</br>  说的其实也没错,大明有这个实力。</br>  朱炫又道:“外族蛮夷,是不会对儒学产生敬畏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他们只是畏惧大明的武力,至于皇爷爷说的,以儒治国,能稳天下,孙儿并不反对。孙儿反对的是,儒学独尊,就是一切都以儒学为标准,只有一家之言,问题又会回到孙儿刚开始说的,会培养出一群只知道读书的酸儒,一群书呆子,不知兵,不知政事,如何治国?”</br>  所有的解释,又绕回到初始。</br>  朱元璋听着,并没有打岔。</br>  朱炫继续说下去:“尤其是程朱理学之后,存天理,灭人欲,皇爷爷是否觉得,那些研究儒学特别深入的人,都有些呆。比如方先生,孙儿觉得他就是这样,比较古板,向往的是一种,构想出来的虚无世界?但不否认,方先生学问很高,忠君爱国,但他的学问,只能去大本堂讲学,真正治国理政,其实还不够。”</br>  听了这番话,朱元璋又觉得,很有道理。</br>  难道独尊儒学,真的有问题?</br>  “孙儿不是完全反对儒学,只是想降低儒学的比重。”朱炫又道。</br>  他要进行思想启蒙,就得从改变儒学开始。</br>  不是说儒学不好,而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,早就偏离了本质。</br>  现在的儒学,不再是孔圣人那些,更不是孔孟之道。</br>  必须得改。</br>  但是已经延续了千百年,数不清的读书人,读的都是这些儒学,应该怎么改?</br>  可以从科举开始。</br>  习得文武艺,卖与帝王家。</br>  读书人为什么会读书?</br>  因为读书可以当官,如果当官的考核标准改变了,会让天下读书人,改读其他内容,能够引领风向,这是最好的手段。</br>  朱炫那篇文章,写上了八股取士,原因就在这里。</br>  但是要改变科举,还是很不容易。</br>  这样会导致一场,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,到时候反对的人不少,这些人不像之前税务改革的地主,而是天下读书人,还包括朝中官员,翰林院和国子监那些人等。</br>  地主和商贾,还有贪官污吏,朱元璋能照杀不误,不需要心慈手软。</br>  但是读书人杀不得!</br>  如果杀了,朱元璋就是暴君,遗臭万年。</br>  读书人不能随便杀。</br>  朱元璋问道:“乖孙认为,如何降低儒学比重?”</br>  按照朱炫的意思,儒学是要改。</br>  但是怎么改,需要有一个尺度,不会导致太大的后果。</br>  朱元璋的心思被说得动摇了,忽然觉得,如果他能改变这一现状,在后人的历史上,说不定还有特别的评价,历史地位也会不一样了。</br>  比如汉武帝和董仲舒独尊儒术,他改革儒学,能载入史册,流传千古。</br>  朱元璋又看向朱炫,这孩子有些话,虽然说得很叛逆,比如反对儒学,会让天下人唾骂,但又很懂事,目光长远,格局很大,提出的想法,很多时候都是一针见血。</br>  “孙儿认为,儒学的精华,在于君子六艺,礼乐射御书数!”</br>  “其他的四书五经,天地君亲师等,可以酌情保留。”</br>  “至于怎么取舍,孙儿就不太懂了。”</br>  朱炫虽然读过不少书,但是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儒学。</br>  现在能说的那么多内容,都是把后世的见识,搬一部分来告诉皇爷爷。</br>  按照他的见解,儒学保留君子六艺即可,其他都可以抛弃,但又担心这样做,儒学名存实亡,外面的人,又是议论纷纷,各种进谏喷人等。</br>  朱炫也不想皇爷爷被骂得太惨。</br>  除开六艺,其他内容还是适当地保留。</br>  六艺的作用是很大的,其中有两个,还是和打仗有关,儒学创建之初,追求的是文武双全,只不过被唐末两宋时期,那些酸儒曲解了。</br>  再加上曲解之后的内容,符合统治者的需要,顺利延续至今。</br>  被每一代统治者沿用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1_161121/689347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