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万古龙帝 > 第八百九十一章 三大经书
    “道恒无名,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。阗之以无名之朴,夫将不辱。不辱以静,天地将自正。”</br>  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,夏宇才细细品读完了《德道经》。</br>  读完之后,夏宇把《德道经》放在膝盖上,闭上眼睛,陷入了沉思。</br>  又了过了十多天,夏宇把德道经放回了原处,又拿起了第二本书。</br>  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,有名,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,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</br>  初入道门的时候,这本书夏宇也读过。</br>  粗浅一读,如同囫囵吞枣。</br>  今日,再次读来,感觉完全不同。</br>  或者说,哪种不同的感悟,让夏宇自己都很震惊。</br>  怎么会如此?</br>  同样一篇文章,不同的心态,不同的年龄,不同的经历,读出来的东西,竟然截然不同。</br>  刚刚他读德道经的时候,也有这种感觉,只是没有这么强烈。</br>  这一刻,他的感觉才无比强烈起来。</br>  仅仅是第一章,就让夏宇陷入了无尽的思绪之中。</br>  突然之间,夏宇感觉,仅仅这几句话,似乎就说明了道。</br>  “道”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,那它就是常“道”。</br>  “名”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,那它就是常“名”。</br>  “无”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。</br>  而“有”,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。</br>  因此,要常从“无”中去观察领悟“道”的奥妙。</br>  要常从“有”中去观察体会“道”的端倪。</br>  无与有这两者,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,都可以称之为玄妙、深远。</br> 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、深奥,而是玄妙又玄妙、深远又深远,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。</br>  从“有名”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,“道”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。</br>  夏宇觉得,如今在读这第一章,就发现了自己以往的肤浅。</br>  这一日,仅仅这一章,他就思考了一个月之久。</br>  可是最终,他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。</br>  不过,他把道德经牢牢记在了心理。</br>  他知道,这就是诉说万千大道本质的东西,可是,如今的他,竟然依旧不是那么能理解。</br>  懂,似乎懂。</br>  可是真的懂吗?</br>  又似乎不懂。</br>  极为纠结的驳论,但是夏宇知道,他还不是真的懂。</br>  沉思许久之后,他开始看第二章。</br>  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,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。”</br> 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,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。</br> 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,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。</br> 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,难和易互相形成,长和短互相显现,高和下互相充实,音与声互相谐和,前和后互相接随——这是永恒的。</br>  因此,大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,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。</br>  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,有所施为,但不加自己的倾向,功成业就而不自居。</br>  正由于不居功,就无所谓失去。</br>  看完这一段话,夏宇再一次陷入了沉思。</br>  思绪纷飞,和曾经,又不相同。</br>  一日复一日。</br>  夏宇往往看一章,都要沉思良久。</br>  这个时候,他才发现,他曾经只是看书,却没有真正学到书中的知识。</br>  即使是现在,他又一次看了书,也仅仅是表面的懂了,而没有完全懂得。</br>  这一刻,他才无比震惊的发现,原来,不是真理不见了,而是你压根就无法发现真理。</br>  因为,个人的幼稚,即使真理在你眼前,你也抓不住,你也学不会。</br>  这一次,夏宇没有浮躁,静静的思考。</br>  几个月后,他才拿起了第三本书。</br>  夏宇自己清楚,前面两本书,我已经可以倒背如流,但是要想参悟透,不是一天一月一年之功。</br>  每次看来,都有新的收获,那就足够了。</br>  他打算,继续阅读书籍,拥有新的收获,若是不明白的地方,也不强求,等过一段时间之后,再看就是了。</br>  夏宇打开了第三本书。</br>  “一为无;二为阴阳两分而合和;三为生生之源;四为有序运动;五在时间表现为无时不在,在空间上表现为无处不在;六位于形而上却体现在形而下。”</br>  “太极无形无体!”</br>  “无,不意味着绝对空虚,不意味着有无相对相应。”</br>  “太极之无,充满着无限生机;太极之无,实际之有无法与之相对相应。无中生有,生出了天地万物与最初的一男一女。无之广大,成千上万个太阳系都可以轻松地容纳其中。”</br>  “太极阴阳两分而合和。太极,外表现为阴阳合和之大一,内表现为阴阳两分。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。两个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,须臾不可分离。合则生,散则死。”</br>  “生生之源。太极的出现,意味着找到了形而上的造物主——生生之源。太极之生生,《系辞》表述为“一生二,二生四,四生八,八八六十四”;《道德经》则表述为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</br>  “有序运动。绝对之动,相对之静,是太极的运动特征。太极之动,是有序的运动。运动的方式,《周易》界定为“反复”与“原始反终”,《道德经》界定为“反1动”。”</br>  “太极之动,一是有序运动,二是整体运动。在有序运动之中,太极及其衍生物保持着整体性与系统性。八卦与六十四卦,独立之卦并不独立存在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</br>  “在八卦之中,一可以看到两两相互交1合之动,二可以看到整体圆周循环之动。六十四卦之中,还可以看到一卦之中的穷上返下之动。八卦有序之动,展现出了春夏秋冬和东西南北。有序之动,不离时空。”</br>  “太极在时间上表现为无始无终,在空间上表现为无处不在。眼睛看不到它,但它确实存在。</br>  太极位于形而上,但在形而下的万事万物之中处处可以看到太极。由太极衍生出来的天地万物以及一男一女,不但不能脱离母体,而且处处反映出了母体的特征——一阴一阳。”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8_168866/74073234.html